当前位置:首页 > 刑事非诉业务

单位犯罪法律规定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20-03-16

  单位犯罪是指犯罪主体不再只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较大的集体为单位进行的犯罪行为。由于涉事人员较多,犯罪行为往往也不构成严重的刑事案件的成立条件,因此,对于单位犯罪的大部分涉事人员往往是以较大额度的罚款的方式进行处理。

  单位犯罪法律规定有哪些

  一、主体的合法性

  1、单位犯罪的主体一般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2、单位犯罪主体是否符合主体要件,关键看其独立性。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亦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所有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不能因为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就不将其认定为单位犯罪。

  3、外国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我国领域内实施犯罪的,应当依照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4、单位犯罪中的“单位”并不要求具有法人资格。只要求独资、私营企业具有法人资格。

  二、责任要件

  单位犯罪必须是为了单位的利益(或单位的全体成员的利益,或者单位的绝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实施犯罪行为。

  犯罪形式包括故意、过失。《刑法》第229条中介组织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第137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主观方面即为过失。

  盗用单位名义,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不是为了单位利益实施的行为,因此,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三、违法性构成要件

  该行为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并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犯罪所得为单位所有(但不排除以各种理由将非法所得分配给单位全体成员享有。例如《刑法》第396条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

  综上所述,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并不仅仅是以单位名义,因为也存在以单位为名的个人犯罪的状况存在。因此,对于单位犯罪的认定,相关机构往往会严肃进行对待,以免造成有违公正的状况出现。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返回列表页 赞一下


预约面谈

*法律需求:

*您的名字:

*您的手机: